用名户 密  码 会员注册 | 忘记密码
·本站首页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艺术家网络大辞典

古代卷
  • 姓名:
  • 朝代:
  • 省份:
现代卷
  • 姓名:
  • 类别:
  • 省份:
本站 > 动态 >文化产业> 正文

第十六届海峡两岸文博会圆满落幕

来源: 供稿   2025/11/4   作者:   地点:福建

11月2日下午,第十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海峡两岸文博会”)在福建厦门圆满落下帷幕。紧扣“一脉传承·创意未来”主题,本届海峡两岸文博会以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为宗旨,大力推进两岸交流、交往、交易,注重创意、创新、创造,从展览内容、配套活动、交易功能、服务模式、宣传报道等方面全面加强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届海峡两岸文博会聚焦两岸文化交流及产业对接,关注业态创新、科技赋能,亮点十分突出。大会期间主分会场总参观人数达17万人次,交易额2,000万主会场设置5大展区共85个主题展馆,在厦门各区设置22个分会场,同期举办131项、501场次配套活动

 图片1.png

一、两岸携手,共筑文化传承新篇章

深化交流,维护两岸情深意长。本届海峡两岸文博会立足两岸文化传承及创新,做精做深文旅产业交流,共设置12个台湾地区主题馆汇聚蓝瓷、田中窑等200多个机构、行业协会、品牌企业,以及500余位专家学者、工艺大师、专业客商、台青代表参展参会金门馆连续十六届参与海峡两岸文博会,生动呈现了厦金之间深厚情谊与文化融合。

乡创乡建,共营农创社区新生。首次设立的“闽台乡建乡创融合发展成果展”以中华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为策展思路,邀请10余位台青和居民共同演绎乡建乡创的故事,着重展现集美后溪村、翔安东园村、同安田洋村以及其他特色文旅村落。厦门广电也带来厦门农文旅融合领域的重要IP“厦乡趣”,通过创意市集展现同安的凤梨穗、集美的芋头等琳琅满目的特色农产品,带来《把厦门唱给你听》《隘在汀溪旁》等精彩节目,通过沉浸式体验与互动展销,展现两岸农业文创融合新样态。

美美与共,尽显两岸民艺风采。两岸民间艺术展共设75个展位,涵盖云肩艺术、玉石雕刻、水彩、文人篆刻、陶瓷制作、金工设计、珠宝艺术编绳等传统手工艺与非遗作品,吸引数十个行业协会参与。展会现场,两岸工匠通过家传、师徒、协会等多种技艺交流方式,展示民间艺术“美美与共”的传承与发展。展会期间还举办了“相聚厦门·‘福’见两岸”两岸民间艺术文化研习营、“悦见国潮”中华服饰展演等两岸民间艺术交流系列活动,共吸引400余位来自台湾与大陆地区民间艺术家及爱好者参与,通过研习、展示、体验等多元形式,全面展现两岸民间艺术风采,持续增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图片2.png

创意碰撞,助力两岸青年交流。海峡两岸高校设计展汇聚了两岸30所高校,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集美大学等省内16所高校设置独立展区融合展区首次实现“省外高校参展参会”,集中呈现了闽疆、闽藏、闽宁高校互动成果,从近500件报名作品中甄选166件精品最终亮相,涵盖文创产品、AI视频、VR场景、非遗设计等10类型其中喀什大学《十二生肖主题海报设计》以皮影非遗为载体,让传统生肖文化焕发现代设计美感;宁夏大学《丝路文创》从西夏建筑、贺兰山岩画中汲取灵感,打造钥匙链、火漆印等实用周边;中央民族大学更以AI技术赋能民族家具设计,让少数民族符号与当代美学共生,更有来自闽南师范大学与福建师范大学的台生作品,让两岸青年的创意同频共振。文创沙龙&创业就业分享邀请到台湾青年创业代表、红点设计策展人等业界人士,围绕“工艺传承到文创创新”“新质生产力驱动设计价值跃迁”等议题展开探讨。路演环节,厦门大学《镜像·筑忆——AI赋能的城市文化基因智能生成与传承平台》、闽南师范大学《元境·红途一基于 VR 技术的红色文化沉浸式传承与两岸交流平台》、厦门理工学院《未来黑匣-元宇宙体验》等8个优质项目,集中展现高校“文创+科技”硬核实力,获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创代表、首都博物馆专家的现场点评指导。

二、创新引领打造产城文化发展新标杆

本届海峡两岸文博会持续聚焦文化赋能产业发展汇集了北京、重庆、哈尔滨、南京、成都、西安、拉萨澳门特区等省市以及福建省九地市在现场设立主题馆,突出展示各省区市文化产业发展最新成果、优质项目和拳头产品,形成跨区域文化交流矩阵充分展现优秀中华文化在新时代迸发出的活力。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彰显央企担当。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携旗下核心板块亮相,全面展示在文化出海、两岸交流、央地合作等方面的最新布局与实践成果中演院线板块展示多个优质演出项目,包括著名歌唱家雷佳“时间的诗意”音乐会、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李白》、英文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等闽南大戏院在展区带来多项精彩互动,其中包括原创舞台剧《遗失的第24个白键》的特别展示,该剧自2023年首演以来已在两岸十座城市巡演二十场,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艺术作品。

福建文化产业馆,再现闽式生活美学福建文化产业馆展区面积770平方米“文化+科技”为主线,通过沉浸式场景、互动体验、直播带货、AI剧本游等创新形式,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有机衔接。展区精心构建“闽式生活”体验空间,打造“八闽文化大观园”以园林造景手法融合石雕、木雕、茶艺、香道、古琴等非遗作品与展演项目以及泉州花灯、漳浦剪纸等互动体验,多维度展现福建传统生活美学。现场设有庄银展示区,匠人现场演示银器制作,呈现闽派银雕精湛技艺

澳门主题馆,彰显中西文化交融魅力。澳门馆以“融汇东西·创意澳门”为主题,展馆设计巧妙融合骑楼拱廊等澳门特色建筑元素,馆内设有“澳门历史城区虚拟参观”,以触屏和语音导览让干重游历澳门世遗景点,并带来神香制作、牛油糕制作、葡萄牙土风舞等多场非遗展示和演出,结合多种文创产业的创新作品,宣传澳门独特的文化风貌与城市特色。

厦门主题馆,演绎城市文化魅力厦门馆以“面朝大海 四季花开”为主题,凭借“多彩积木”创新设计语言与多元业态布局,成为展会焦点。展馆融合AI数字科技与多媒体影像互动技术,汇聚“文旅融合、演艺音乐、电影电视、游戏动漫+”四大领域30余家龙头企业,全方位呈现厦门文化产业的丰硕成果与独特魅力。文旅融合展区以“在厦有礼”文创平台为核心,串联红点设计博物馆、鹭潮·鼓浪屿美院“屿见闽南”沉浸式景区等知名文创地标完整呈现“文创产品—设计平台—街区生态”的融合发展路径;演艺音乐展区围绕“乐动厦门”主题,构建“传统与潮流共生、殿堂与街头并行”的演艺生态现场带来“帽子戏法”魔术戏剧、“来疯喜剧”脱口秀等年轻态内容电影电视展区依托“金鸡之城”优势,集中呈现近三年厦门影视产业的“高光时刻”彰显厦门作为“影视之城”的产业动能与发展潜力;游戏动漫展区借助数字交互技术,展示4399、吉比特等龙头企业的最新成果从经典像素画面到前沿沉浸式体验,展区生动呈现厦门从“游戏动漫聚集地”到“数字创意新高地”的跨越;展馆还设置多处网红打卡点与开放式舞台,精心设计五大互动项目,融合AI换脸、雷达捕捉、盲盒抽取等技术与趣味形式,打造“可传播、可记忆”的观展体验

文博IP授权展,激活文化消费新动能两岸文博IP授权展持续升级,以“文脉长流·守正创新”为核心主题,汇集了苏州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南京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圆明园遗址公园32家文博机构国内博物馆、科技馆“顶流”,携带众多爆款文博文创产品,全方位呈现最具“国潮范儿”的文化创意内容。陕西历史博物馆集中呈现六大主题文创IP,包括以金饭碗、杜虎符为核心的“国宝印记”系列,展现盛唐美学的“花舞大唐”系列、聚焦青铜文明的“吉金钟国”系列,以及提取自唐墓壁画的“盛世壁藏”系列冰箱贴等实物与数字文创产品,系统呈现从周秦至唐代的文物精华与丝路文化。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依托“太阳神鸟”“金面具”等标志性文物进行文创开发,通过经典馆藏元素传递古蜀文明的独特魅力河南博物院特别携手河南省内多家博物馆以“展团形式”集中参展,带来“妇好鴞尊”文创系列产品,集中展现中原地区文博IP的独特魅力,生动诠释了文博IP与现代生活的融合创新。厦门市博物馆、郑成功博物馆、华侨博物院、金沙书院、同安区博物馆联合打造厦门文化遗产IP创新大赛成果展,带来素三彩罗汉、德化窑妈祖坐像、唐鎏金摩羯纹多曲银碗等馆藏珍宝IP,以及传递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的郑成功系列IP。

三、非遗焕新,激发文化传承新动能

两岸工艺精品,共绎匠心精神。“共脉潮生——海峡两岸工艺精品展”呈现7位国家级大师、16位省级大师与5位台湾艺术家的匠心之作,涵盖寿山石雕、木雕、陶瓷、漆器、牙雕、金属工艺等工艺门类。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张红萍的木雕作品《飞天》,以刀笔重现壁画神韵;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潘惊石的玉石雕作品《抛物线之轮回》,以五彩玛瑙琢就时空轨迹;台胞黄宝贤的漆艺作品《彤釉承秋光》,以古老的陶釉写意山水,以大漆、琉璃铭刻乡愁。“台湾大师工艺馆”汇集28位台湾工艺大师的杰作,展现大漆、玉石、陶瓷、玻璃等工艺,同时带来明代蒸茶、宋代点茶及缠花等非遗体验。

镇馆之宝彰显福建文化实力福建文化产业馆首次集中展出两件“镇馆之宝,成为全程焦点”:一件是来自德化陆升集团打造的1:1白瓷汽车雕塑,以精湛工艺成功挑战“最大的汽车造型陶瓷雕塑”吉尼斯世界纪录,不仅展现了德化陶瓷在材料与烧制技艺上的极限突破,更是一次对千年瓷都文化传承与当代创新的生动诠释;另一件是泉州市东星奢石博物馆的“天然夜明珠之王”,重达1吨,价值数亿元,是是目前全球已发现的罕见巨型夜明珠之一。同期亮相的《百福》系列羊脂玉瓷茶壶,以百位名人“福”字墨宝为饰,融合手工雕刻与描金工艺,成为“福文化”的典雅载体。

青年助力,非遗文化走向世界。本届文博会持续打造“遇见闽地有艺人”项目,邀请蔡氏漆线雕传习所理事长张学平、德化瓷烧制技艺传承人陈明良、泉州珠绣技艺传承人陈克忍、闽南剪瓷雕传承人林欣墙、惠安女服饰传承人蒋碧红等六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与千万级文化博主焦绿儿及数十位达人深度联动,通过沉浸式探访、亲手实践等创新形式,打破传统文化传播的壁垒,让非遗技艺在当代社交平台焕发全新生命力。

四、数字赋能,尽显文旅科技新生态

AI剧本游,互动中传承文化第十届海峡两岸文博会聚焦科技赋能文旅产业,全力打造数智“新标识”。推出的大型公益AI剧本游戏《宇宙大派队之中国功夫·一代宗师》,全程免费向公众开放,观众可化身“文化寻根者”在趣味互动中感受中华功夫魅力,通过完成任务解锁福建人文历史与非遗技艺,赢取全球限量国礼瓷、漆线雕书签等奖品,沉浸式感受闽台文化交融的独特魅力。

 图片3.png

数字人+真人,戏曲焕发新声“非遗+科技”的创新实践中,福建文化产业馆让千年文化“活” 出了新模样。福建芳华越剧院带来“数字人+真人”同台演绎的越剧《红楼梦·读西厢》,展现传统戏曲的现代活力;以全息投影技术还原闽台缘博物馆馆藏珍品,营造沉浸式观展体验国家创新平台中,博智机器人生动讲授《海洋文化十八讲》,推动海洋知识普及;福州大学带来曾与柯洁、聂卫平两位围棋世界冠军“交手”的“云机器人”智能围棋对弈系统,观众可在此与AI展开“脑力 PK”,体验传统围棋文化与智能科技的碰撞。

广电视听馆,构建智慧生活场景福建广电视听馆展区面积约1000平方米,以“潮起东南·厦视万象”为主题,通过“潮起东南·福建范式”“厦视万象·赋能样板”“价值赋能·共创未来”三大板块,全方位展现福建广电视听产业赋能千行百业的“福建范式”与“厦门方案”。“智慧客厅”板块一站式配套视频监控、智能音箱等智慧家居设备,构建现代化家庭视听综合服务中心;AITV智能电视实现人机交互新体验,满足影视搜索、内容生成、生活服务等全方位需求;“福见中医”活动展现了医疗健康文化与智慧广网的创新融合。厦门广电集团将AIGC/XR技术运用到影视工业、视听内容生产、城市治理、乡村振兴等行业领域,充分展现广电媒体智能化转型、赋能千行百业的有益探索。

五、务实招商,推动产业对接新突破

作为第十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的重要配套活动之一,海峡两岸文博会文旅推介交流会在厦门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省市及台港澳地区的120余位嘉宾、百余位文旅企业代表齐聚,以文旅为桥,共话合作新机遇,助力厦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与两岸文旅深度融合。

为推动文博IP从“展示”向“实质转化”跨越,展会期间同步举办“数字时代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圆桌对话邀请到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陈丽华、上海市科协原副主席梁兆正、河南博物院主任宋华、首都博物馆文化负责人刘平、飞博共创MCN合伙人郭勤文博界、科技界、创意产业等领域的多位重量级嘉宾进行交流分享。此外,“从联名到共生:跨行业IP授权生态链构建交流会”“破解授权困局:博物馆IP的合规开发与法律边界交流会”“中国文博IP授权合作交流会”等系列活动围绕“行业标准化建设”“IP市场化转化路径”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为破解行业痛点、明确发展方向提供了专业思路与实践参考。

六、多元互动,营造文旅消费新场景

本届海峡两岸文博会围绕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主题策划组织主题展览和系列活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推动实现展览现场购销两旺。展会期间,福建馆安排了多场特色表演与互动体验。经典非遗剧种高甲戏登台亮相,以诙谐幽默的表演风格、跌宕起伏的剧情,引得现场阵阵喝彩;影雕大师现场献艺,以刀为笔、以石为纸,在石材上精细雕琢,展现出福建影雕技艺的精湛水准。

“两岸美食展区”集结两岸40家名店,推出日月潭红茶、台南蚵仔酥、卤肉饭等台湾在地美食,配套举办“非遗大师秀场”、非遗美食表演或两岸主厨PK秀、“金烟火奖”评选、“两岸美食·云上烟火直播季”等互动环节,让观众在美食香气中感受两岸饮食文化的交融创新。

 图片4.png

本届海峡两岸文博会加强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播,升级City Walk创意厦门市美术馆、金沙书院、三影堂厦门摄影艺术中心22个文化艺术空间开设分会场联动厦航空厨、凌云玉石博物馆、惠和石文化园、红点设计博物馆、在厦有礼等优质品牌资源,首次联合推出覆盖“吃喝行玩”的“文博大礼包”,不仅为市民游客打造了多元化的文旅消费新场景,更有效拓展了文创产品的市场曝光渠道与销售路径,实现了文化价值与市场效益的双重提升。

福建广电新媒体联盟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优势,通过“大型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直播行”之《探秘文博》特别直播活动,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的传播新格局。馆内特邀省内知名网络达人与福建广电主持人携手,以生动活泼的视角带领观众云端探馆,深度解读福建馆的文化亮点与创新特色。厦门文旅融媒体中心也在厦门馆设立媒体直播间,通过实时直播向外界传递展馆动态,扩大展会影响力,让更多人“云游”文博会。

第十六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文化为纽带,以创新为动力,成功搭建了一座连接历史与未来、传统与科技、海峡两岸与世界的桥梁。展会在促进两岸产业对接、推动文旅融合、激发文化消费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不仅彰显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时代活力,更深化了两岸同胞的情感联结与心灵契合。未来,海峡两岸文博会将继续秉持“一脉传承·创意未来”的宗旨,持续拓展合作领域,优化服务模式,提升品牌影响力,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建中华民族美好未来贡献文化力量。

暂无留言:

留言内容: >>更多留言


本站艺术名家官网优惠抢驻中!

欢迎艺术名家注册艺术家会员,开通自己的官网,上传自己的佳作和内容。
QQ:271692909

《艺术家网络大辞典》诚邀入编

《艺术家网络大辞典》,可以刊登艺术名家生平简介、代表作、目前市场行情、收藏潜力等
QQ:271692909

本站各省市代理商火热加盟中!

要求:人品好,热爱艺术事业,有一定的艺术圈人脉、懂经营管理的创业型人才优先。
QQ:271692909

推荐名家

朱浩云

苏金成

敖日力格

魏谦

吴厚信

夏洪林

宋建文

钟文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招聘服务| 投稿须知|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网站调查| 证书信息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