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中外双方合作单位近一年的共同努力,《 2010西安国际数码艺术周》交流活动将于2010年7月2日正式启动,本次交流活动的主办单位有:西安美术学院、西安音乐学院和苏黎世数码艺术周组委会DAW、协办单位有:瑞士艺术家协会、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和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和玉川酒庄。活动于2010年6月29日开始, 7月16日结束。长达两周的活动由研讨会、展示、艺术节活动和工作室四个不同的单元组成,为了活跃与国内院校在数码艺术领域的交流,主办方还特别设立了数码亚洲单元,整个活动内容丰富,代表了数码艺术最新的发展趋势。外方参加此次交流活动的有来自瑞士、加拿大、美国、英国、荷兰和芬兰等国的30多名国外艺术家和学者以及国内相关院校的20多位专家学者。
《2010 西安国际数码艺术周》是一个推广、交流与展示当代最新数码科技在艺术领域应用的平台,它为艺术家提供了把握科技发展脉动的契机,同时也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将技术运用到艺术中的可能。瑞士苏黎世数码艺术周组委会DAW的成员是在单一和跨学科领域获得过学位、在跨学科合作研究方面经验丰富的学者和艺术家,他们长期致力于科技与艺术结合的研究与探索,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2008年,瑞士苏黎世数码艺术周组委会与上海科协合作成功举办“玩乐时光”数码艺术周,对国内艺术和科技界了解国外最新的艺术动态和科技在艺术领域的应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此次《2010 西安国际数码艺术周》在西安的举办旨为参与此次活动的国内外院校之间以及从事数码科技的学者和艺术家之间搭建一个充分、自由和深入交流的平台,进一步推动我国这个领域的研究和创作活动,加强国内院校与瑞士、加拿大校际间在数码艺术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2010西安国际数码艺术周主要活动介绍
一、 研讨会《主题: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愿景与趋势》
研讨会涵盖艺术创作中的多种论题及技术应用。会议探讨如何将艺术命题的多样性和相关的操作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研讨会将在国际范围内广泛的征收相关论文,并从提交者中选出参与者。
二、 展览展示
1、 扩展的城市
这个展览中的艺术家尝试发掘公共空间、地理边界、建筑地点、社会关系、在线信息和虚拟三维世界的潜力,最终形成了自己的作品。今年的展览是2007年苏黎世展览的继续,利用参与表演,新媒体互动,现场记录和混合媒体装置等等方式来阐述他们自己的观点。这些作品是稍纵即逝的,他们是城市生活中、数字空间中各种关系的升华。
2、 跨界艺术
跨界艺术展览将展示那些跨越了形式、种类、风格和限制的作品,涉猎的区域有的艺术传统较为熟悉有的则不然。跨界艺术不仅仅局限于一种单一的形式。心理学、科学、技术和生物学都将和艺术的实践相结合。所创造出来的“混血”作品需要参与者有大量的相关学科的知识。有了技术的组合,跨界艺术在它不确定的边界中不断翻新。 2010年数码艺术周中的跨界艺术展包含许多的元素,不能简单的用一条规则来衡量。 这些作品采用了多种的表现形式,不断的跨越界限,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它们是原创的、独特的,通过新知识的使用打破了原有的单一和陈旧。
3、 有形的精神
在1911年,抽象艺术家、哲学家康定斯基写道:当宗教、科学和道德都被动摇了的时候,当所有的外界的支撑都摇摇欲坠的时候,人会把自己的视线将从外部转向内在。文学、音乐和艺术都是最敏感的,精神上的革命在这些方面都得到体现。它们反映了当时的黑暗,也同样展示了只有少数人注意的那一点点微光。也许这些少数人找不到光明,但是无论怎样他们已经远离了那没有灵魂的生活。
差不多100年后的今天,世界面临着同样的情况。电子艺术也通过自己的不断探索去追寻与前人同样的目标。电脑程序和数字网络现在可以创造一个虚拟的环境,这个环境使得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内外空间概念变得模糊不清了。触摸界面可以使参与者沉浸在一种发掘内在的、艺术和文化方面的体验之中。那么,总体来说这对参与的艺术家和文化来说预兆着什么呢?
西安研讨会的参与者将陈述关于造型和电子艺术所遇到的一些疑问,借此来发掘和表达当代艺术的“内在共鸣”。通过这样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前沿的科技是如何使艺术的精神得以体现并且创造了交流的新领域。
三、 艺术节活动
1、 音符与屏幕
“音符和屏幕”,是一项多样的方案,它运用联觉的方式将图像和声音融合。这一方面实现了将“乐谱”作为美学形象本身部分,一方面通过声音“看到”静态或动态图像,最后也让公众和静态或移动的视觉元素互动,借以改变表演。“音符和屏幕”方案的两个方面在1960年前卫的“那时”和“现在”形成反差,现在的乐谱已经超越了传统的笔墨年代,更向有生命力的新媒体艺术界挺进。
2、 声量与视野
这一板块将会从艺术家和声音学家中写形成新的声像媒体艺术。新的声像混合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被研究:移动音频性能、通感表演、DJ/VJ表演,实时视频和声音,基于网络的音频和多媒体、蒙太奇等。纵观视觉音乐的历史,蒙太奇和VJ表演这种方式将会带给观众一份超越的、沉醉的和迷幻的视听全景。
3、 钢琴的荒诞玄学
一个超验主意与反讽的音乐之夜。
“帕嗒”学是由阿尔弗莱德。杰瑞(1873-1907)创造,并定义为 “幻想解答的科学”和 “管理不规则事务法则的科学”。 “帕嗒”学在之后的多个文化层面里发挥了影响, 从乔治路易斯。波格斯和雷蒙德。奎的故事,到 “观念”艺术中的米歇尔。杜尚,以及马克思兄弟的电影。 “帕嗒”学在音乐领域的影响也颇为重要,数字时代更为其带来了新的生命。 越来越多的作曲家和乐队认识到“帕嗒”学的重要。这个演讲涵盖了一些“帕嗒”学历史的关键人物和音乐, 包括: Boris Vian, Harpo Marx, Luc Etienne, Gavin Bryars, The Beatles and Soft Machine, 以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