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坐曾熙先生,(左起)倪寿川、朱大可、糜洁民、江一平、江万平、张君受、雷听秋、姚云江
曾熙(1861-1930)是清末民初杰出的教育家、海派书画界领军人物之一。谱名昭衔,榜名荣甲,字子缉,号嗣元(士元),又号俟园,晚号农髯。斋名:永建斋、游天戏海楼(室)、心太平庵。早年,随衡阳船山书院院长邓辅纶学诗文。清光绪癸卯(1903)恩科进士,官至兵部主事;湖南咨议局副议长兼教育会长。先后主讲石鼓、汉寿、龙池等书院,并创办湖南南路优级师范学堂,兼任湖南高等学堂(湖南大学前身)监督和船山国学院院长。
先生在家乡办学育人尤久,桃李满三江。1915年秋至海上, 鬻书画,兼授门徒以自给。创办衡阳书画学社,门下俊彦荟萃,社员有:张善子、张大千、张君绶、马企周、江一平、江百平、江万平、姚云江、陆渊雷、马宗霍、朱大可、许冠群、李复、倪寿川、顾莲村、汪祖佑、李肖白、康和声、刘俊英、向大延等数十人。一九三零年曾熙病逝,张大千护柩还乡,在墓旁筑庐,守孝竟一月之久,以后又四度到墓前拜祭。张大千晚年在摩耶精舍与友人述及曾师时,每每哽咽,云:“师恩如海,受益最深,难以厚报……”师生情谊,传为艺坛佳话。
曾熙生前与上海各大笔庄,交往密切,友情深厚。今年八月,适逢曾熙八十周年忌辰,本馆特举办《曾熙翰墨文献展》,透过展览的形式,走近曾熙的世界,让观众有机会了解这段被忽略的历史。此次展览的展品,由曾熙后裔曾庆壬、曾迎三先生,上海历史博物馆王毅先生,老周虎臣笔庄等提供。
据悉,此次展览将展至8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