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10套黄金栏目《百家讲坛》,在首部美术题材系列讲座《水墨齐白石》大获成功并创下收视新高后,,开始录制第二部以近代美术大师为题材的系列巨制——《写实徐悲鸿》。《水墨齐白石》主讲人——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吕立新,再次登上讲坛,全方位解构这位美术史上最为浓墨重彩的“中国近代绘画之父”,无疑将给广大观众带来又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视听盛宴。
据悉,《写实徐悲鸿》有八讲,近日录制完成的是第一、二讲——《艰难求索》与《命运转机》,主要内容是讲述画坛巨匠徐悲鸿青年时期四赴上海独闯天下时的传奇而艰辛的经历,“当时的徐悲鸿虽胸怀大志、手能造奇,奈何时事不济,纵有一身天赋,追梦之路却较常人更为艰辛。然而他没有怨天忧人,自暴自弃,而是不抛弃、不放弃,越挫越勇,以‘山穷水尽而能自拔才不是懦夫’的精神自励,最终得到了诸多‘巨人们’的垂青——恩师康有为、北洋政府教育总长傅增湘、北大校长蔡元培,正是这些人的帮助与提携才使得青年徐悲鸿的命运得以转机,中国美术史也由此开始了一次转折……”
吕立新用一贯新锐的言辞拉近了远在天边的大师形象,使之真实亲切,有血有肉地站在了众人的眼前。“《水墨齐白石》之后有人说我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齐白石,把他打造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北漂’式励志形象,那么,当我们在研究徐悲鸿时就更容易发现大师人生和艺术中的励志,我们能显而易见地发现‘不抛弃、不放弃’绝对不是新近标榜‘草根文化’的影视作品中的立意,而是活生生已被应验了的人生准则。我们在感叹大师出神入化的艺术成就的同时,不要忘了除了他们自身的才华横溢外,更多的是泪水汗水和百折不挠。如果说许三多是这两年‘不抛不弃’精神的草根代表,那么许三多可以不是大师,但是许多大师青年时期都是许三多。”
在吕立新看来,在《百家讲坛》讲述大师艺术的同时还要传递大师的坚持不懈,让更多的人领悟成功的基本,“这就是我对《百家讲坛》的理解,也是我从《水墨齐白石》以来一直坚持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