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宣传宝山“低碳·环保”旅游的一张名片,2010年上海国际钢雕艺术节于9月26日在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园举行。作为上海旅游节宝山地区系列活动的第二场,本届钢雕艺术节以“资源再生利用、艺术创造价值”为核心,以“钢雕之约”为主题,组织艺术家、设计师对废旧钢铁材料进行跨界艺术创作,展现钢铁的阳刚之美。
昔日耗能大户变身主题公园
作为2010年上海国际钢雕艺术节的举办地——“后工业生态景观公园”(即钢雕公园),位于宝山吴淞工业区南部长江西路,原为我国冶金行业中八大重点铁合金生产企业之一的上海铁合金厂,曾经是上海“出名”的耗能排污大户,每年消耗掉上海市1/200用电量,14座铁合金生产电炉年排尘量高达3000余吨,在上海产业结构调整中,这家工厂于2006年停产。
壮士断臂,凤凰涅槃。如今,昔日的耗能大户成了节能宣传员。
2008年秋天,上海市有关部门和宝山区政府在上海铁合金厂原址上建成了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园,成为国内外最新环保技术和产品的展示、交流、交易平台。记者到访时,邂逅几位中年男子,他们感慨地说:“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过去几十年来,吴淞地区终日天上都是黑烟,满眼烟雾蒙蒙,我们附近居民不穿白衬衫,否则一天穿下来,衬衣肯定变黑”。 漫步园区厂房、粉尘塔等工业设备,与现代建筑巧妙结合,充满着后工业文化的气息。这里的小路曲径是利用原来堆积一旁的废弃石头和多余材料铺出来的,还有公园里的空调采自地源热泵系统,处处显示了节能的宗旨。废旧钢铁,加一点硅、不锈钢、合金钢,它在原有价值上得以提升;废旧钢铁注入艺术生命变身为钢雕,它的价值能再次提升。园内一块面积达5万平方米集中绿地上,开辟出世界上第一个以利用废旧钢铁为主的钢雕艺术公园。通过艺术家的创作构思,把老工业的文化元素,与主体景观融为一体,形成新旧交织。记者在进园显眼处,看到一列精致的火车头就是用废旧钢铁锻造的,让主体功能与钢雕艺术同放异彩,令来者感受工业文脉的延伸,领悟废气与重生的循环哲理。
同时,园内辟出5万平方米建立全国首家钢雕主题公园,上海钢雕艺术节组委会邀请组织国内外艺术家,以原铁合金厂遗留的废旧钢铁为制作材料,进行主题创作,营造出了独一无二的后工业景观公园。从2008年起,钢雕公园作为永久的钢雕创作、展示、交流和交易基地,每年举办钢雕艺术节,展示最新的钢雕艺术品,吸引了不少喜爱钢雕艺术的游客。
作为宣传宝山“低碳·环保”旅游的一张名片,上海国际钢雕艺术节自2007年起于每年的金秋时节举办,先后以“钢显创意、艺塑地标”、“绿色、环保”和“环保新理念,绿色新生活”为主题,聚合海内外钢雕作品千余件。
“低碳旅游”成为重大机遇
2010年3月,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上海仪电控股(集团)公司和上海宝山城乡建设投资经营有限公司携手注资的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入驻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园,同时, 对园区进行进一步的建设和改造,探索发展低碳环保的经济模式。
发展“低碳经济”,旅游具有巨大优势,在不久前形成的旅游业“十二五”规划初稿中,“低碳旅游”(由东北部和东南部地区的宝钢、创邑·幸福湾、半岛1919、上海国际工业设计中心、上海玻璃博物馆等工业旅游资源组成。)成为宝山区旅游规划“四线”之一,发展“低碳旅游”成为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园“转型之路”上的重大机遇。今后,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园将以“低碳旅游”为核心理念,重视环境治理与保护,采取切实措施,降低能耗,节约能源,持续创新,通过打造环保技术研发、产品展示交易、信息发布交流等综合功能园区,丰富“低碳旅游”产品内容;通过配备游客参与、餐饮、纪念品销售等服务和设施,实现旅游功能的产业融合等方式,打造特色“低碳旅游”景点,为未来打造“国际一流”的以“节能环保”为主题的专业化、集约化、综合性、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和全国性示范基地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