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名户 密  码 会员注册 | 忘记密码
·本站首页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艺术家网络大辞典

古代卷
  • 姓名:
  • 朝代:
  • 省份:
现代卷
  • 姓名:
  • 类别:
  • 省份:
本站 > 动态 >娱乐报道> 正文

八大山人晚年佳作《竹石鴛鴦》賞析

来源: 中国国家艺术网   2010/12/8   作者:   地点:北京

水墨纸本 立轴

1705 年作

款识:乙酉春日写,八大山人。

钤印:八大山人(白) 何园(朱) 真赏(朱)

鉴藏印:马登瀛印(白) 海峤所藏(朱) 南海陈仙洲藏(朱)

出版:

1.《 神州国光集》第十五集,上海有正书局出版,民国年间珂罗版印制。

2.《 南画大成》第六卷105,昭和十年(1935 年),日本兴文社出版

3.《 八大山人全集》,1979 年台北艺术图书公司出版。

4.《 八大山人书画集》第二集280,1983 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5.《艺术家》总第143 号183,1987 年第四期。

6. 王方宇《八大山人作品的分期问题》,载《八大山人研究》,1988 年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7.《 荷园主人——八大山人的生活与艺术》,王方宇、班宗华编,耶鲁大学出版社,1990 年。

8.《 八大山人书画编年图目》上卷204,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出版。

9.《 历代名画大观·花鸟人物轴》174,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 年。

说明:马登瀛、陈仙洲旧藏

清初康熙四十年(1701)左右,在江西南昌有一处名曰“寤歌草堂”的地方,住着一位面容微赭、丰下而少髭的老者,他已年逾古稀,看上去虽然饱经风霜,但神色自若,偶然兴会之际,即把酒吟诗、铺毫染翰。一天,友人往访,即景生情,便提笔写道:“一室寤歌处,萧萧满席尘。蓬蒿藏户暗,诗画入禪真。遗世逃名老,残山剩水身。青门旧业在,零落种瓜人。”这首五言所吟咏的主人,就是当时一般读书负节之士都為之景慕的明朝没落王孙——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1626—1705),原名朱耷,為明南昌寧献王朱权九世孙。当1644年清军入关、定鼎中原之际,朱耷即擕家避居于南昌城西40里开外的新建县洪崖山。顺治五年(1648),削髮為僧;又五年,于进贤介冈灯社正式拜曹洞宗释弘敏為师,栖隐禪林近叁十年。康熙十九年(1680)55嵗,忽发癲狂,裂服还俗。病愈后蓄髮谋妻,清贫自守,卖画为生。惜其晚境凄凉,康熙四十四年(1705)八月后临终时,惟有一嗣孙在侧。目前学界根据流传的作品,习惯将山人的书画创作分为早(34-56)、中(56-66)、晚(66-80)叁个时期。前面两个阶段,风格狂放野逸;晚年,特别是70嵗以后,由於生活渐趋平淡,风格转向深涵蕴藉。我们看到,这位经歷了家国之痛、阅尽了人生沧桑,从曾经的天潢贵胄到随时都有身家性命之虞的歧路王孙,在颠沛流离中遭遇的种种苦劫和世间无常,在这一阶段似乎在书画的挥洒中得到了超越,达到了心境的圆融。我们这裡将要讨论的《竹石鸳鸯》,就是晚期这一风格的代表之作。

该图為立轴中堂,濶65,高约120,以墨笔作于明代灰纸之上。款题乙酉春日写。八大山人。下鈐“八大山人(白)”、“何园(朱)”;又鈐“真赏(朱)”於是右下角。构图取对角倚斜之势,上留天头,下着斜坡,画两鸳鸯依偎于巨石之上;右上危壁兀立,上平下斜,有芙蓉扎根壁上,旁见侧出,偃仰敷荣;实景相对之间留空,恍若有万顷碧波,极目难测。分章布白,巧妙取势,咫尺之间,意象萧远。

此作之妙,尤在笔墨。八大在70嵗前后,书画用笔由方转圆,从务追险绝归于平正深厚之上来。在书法上,他捨弃了过往追求欧阳询、黄山谷、董其昌等各家风格及病癲后的狂纵行草,更深溯于蕴藉含蓄的魏晋风格。并且,根据现藏于南京博物院、临于康熙叁十叁年(1694)的《石鼓文》及《禹王碑》,我们发现他对篆书笔法亦有深厚的研习。而在绘画上,他把书法用笔融入到物象的塑造之中,中锋行笔,浑厚苍雅。尤其在他的花鸟画创作上,把明代由沈周开创的意笔传统推向了极致。在这幅作品中,作者以起伏变化的运笔勾勒坡石轮廓,枯溼并用,綫条圆转而带篆意;树叶叶面先以淡墨点出,再以浓墨写出筋脉,花朵则直接以笔勾出;禽鸟点染并用,无刻画之跡。地坡着草,浓淡相间,疏密有致;最后施以浓墨点苔,提醒画面,或圆或尖,或乱或整。整幅画作,用笔可谓纵之横之,无不如意,含蓄蕴藉,毫无笔仗锋芒之嫌;用墨则浓、淡、枯、溼、乾、焦相互生发,层次丰富,有“墨分五色”之妙。八大山人在隐居的生活中,曾以“灌园”為号,他对自然中的花草禽鱼皆有深厚的观察;特别重要的是,他常常凭藉这些丰富的题材来寄托自己的故国之思,隐喻自己的气节立场。在这幅作品中,我们看到他不拘于形式,而以逸笔遗貌取神,生机活泼,真所谓“笔才一二,象已应焉。”他所表现的鸳鸯,我们似乎是在寂寥冷雋的世界中感到了一丝丝温情,这或许就是歷经沧桑的老人冲淡平静的幽怀。与他同时之人在為他作传中称,即使处在桑榆晚景之际,八大山人犹然精神不减,染翰不輟,这幅作品正好印证了这一事实。

八大山人在写意花卉上取得的成就,我们可以从这张《竹石鸳鸯》略窥一般。从风格史的角度,八大山人具有承前启后之功。影响之大,对於清代以来以至於近代大家如齐白石、张大千的写意绘画传统,可以説是根深蒂固。明代鑑赏家王世贞曾谓:“胜国以来写花草者无如吾吴郡,而吴郡自沈启南之后无如陈道复、陆叔平,然道复妙而不真,叔平真而不妙”云云;假使王世贞晚生一百餘年,则必当曰:“考山人之出处,老境弥高;观山人之花鸟,亦真亦妙”。在画幅的右下角,有两方收藏印。一為民国高官马步瀛(1890~1978),一為近代着名实业家陈仙洲(1864~1951年)。自民囯时的《神州国光》画册至近年出版的各种关於八大的画集,皆多有刊印,得到了学界的广泛重视,可见实属难得之物。当然,这其中重要的原因,即是这幅作品作成的时间恰在山人终年之春,而当年八月后,山人即以覯疾而逝;所以对於研究八大风格的变化,这幅作品可以説是一件标誌性的作品。

暂无留言:

留言内容: >>更多留言


本站艺术名家官网优惠抢驻中!

欢迎艺术名家注册艺术家会员,开通自己的官网,上传自己的佳作和内容。
QQ:271692909

《艺术家网络大辞典》诚邀入编

《艺术家网络大辞典》,可以刊登艺术名家生平简介、代表作、目前市场行情、收藏潜力等
QQ:271692909

本站各省市代理商火热加盟中!

要求:人品好,热爱艺术事业,有一定的艺术圈人脉、懂经营管理的创业型人才优先。
QQ:271692909

推荐名家

朱浩云

苏金成

敖日力格

魏谦

吴厚信

夏洪林

宋建文

钟文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招聘服务| 投稿须知|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网站调查| 证书信息查询